江蘇,簡稱“蘇”,省會南京,位于中國大陸東部沿海中心,介于東經(jīng)116°18′~121°57′,北緯30°45′~35°20′之間。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東西分置而建省,得名于“江寧府”與“蘇州府”之首字。
江蘇省際陸地邊界線3383公里,面積10.72萬平方公里,占中國的1.12%,人均國土面積在中國各省區(qū)中最少。江蘇地形以平原為主,平原面積達7萬多平方公里,占江蘇面積的70%以上,比例居中國各省首位。2014年,江蘇常住人口達7960.06萬人,居中國第5位。2014年,江蘇13市GDP全部進入中國前100名,人均GDP達81874元,居中國各省首位。
江蘇轄江臨海,扼淮控湖,經(jīng)濟繁榮,教育發(fā)達,文化昌盛。地跨長江、淮河南北,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,擁有吳、金陵、淮揚、中原四大多元文化,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(fā)祥地之一。江蘇地理上跨越南北,氣候、植被也同時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征。江蘇東臨黃海、太平洋,與上海市、浙江省、安徽省、山東省接壤,與日本九州島、韓國濟州島、美國第一大州加利福尼亞州隔海相望,已與加利福尼亞州締結(jié)為姐妹省州,成立了“江蘇省-加利福尼亞州”聯(lián)合經(jīng)濟委員會。
江蘇與上海、浙江、安徽共同構(gòu)成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為國際6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。江蘇人均GDP、綜合競爭力、地區(qū)發(fā)展與民生指數(shù)(DLI)均居全國各省第一,成為中國綜合發(fā)展水平最高的省份,已步入“中上等”發(fā)達國家水平。
行政區(qū)劃詳情
城市 下轄行政區(qū)
南京
玄武區(qū)、秦淮區(qū)、鼓樓區(qū)、建鄴區(qū)、棲霞區(qū)、雨花臺區(qū)、江寧區(qū)、浦口區(qū)、六合區(qū)、溧水區(qū)、高淳區(qū)
無錫
崇安區(qū)、南長區(qū)、北塘區(qū)、錫山區(qū)、惠山區(qū)、濱湖區(qū)、江陰市、宜興市
徐州
鼓樓區(qū)、云龍區(qū)、賈汪區(qū)、泉山區(qū)、銅山區(qū)、豐縣、沛縣、睢寧縣、邳州市、新沂市
常州
天寧區(qū)、鐘樓區(qū)、新北區(qū)、武進區(qū)、金壇區(qū)、溧陽市
蘇州
姑蘇區(qū)、虎丘區(qū)、吳中區(qū)、相城區(qū)、吳江區(qū)、張家港市、昆山市、太倉市、常熟市
南通
崇川區(qū)、港閘區(qū)、通州區(qū)、海安縣、如東縣、如皋市、海門市、啟東市
連云港
連云區(qū)、海州區(qū)、贛榆區(qū)、東??h、灌云縣、灌南縣
淮安
清河區(qū)、清浦區(qū)、淮安區(qū)、淮陰區(qū)、漣水縣、洪澤縣、盱眙縣、金湖縣
鹽城
亭湖區(qū)、鹽都區(qū)、大豐區(qū)、響水縣、濱??h、阜寧縣、射陽縣、建湖縣、東臺市
揚州
廣陵區(qū)、邗江區(qū)、江都區(qū)、寶應(yīng)縣、儀征市、高郵市
鎮(zhèn)江
京口區(qū)、潤州區(qū)、丹徒區(qū)、丹陽市、揚中市、句容市
泰州
海陵區(qū)、高港區(qū)、姜堰區(qū)、興化市、靖江市、泰興市
宿遷
宿城區(qū)、宿豫區(qū)、沭陽縣、泗陽縣、泗洪縣
位置境域
江蘇在中國的位置
地處中國大陸東部沿海地區(qū)中部,長江、淮河下游,東瀕黃海,北接山東,西連安徽,東南與上海、浙江接壤,是長江三角洲地區(qū)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地跨東經(jīng)116°18′~121°57′,北緯30°45′~35°20′。內(nèi)陸面積10.72萬平方千米,占中國土地總面積的1.12%。長江橫貫東西425千米,京杭大運河縱貫?zāi)媳?18千米,海岸線長954千米。
中國五大淡水湖,有兩個位于江蘇,太湖2250平方公里,居第三;洪澤湖2069平方公里,居第四,此外還有大小湖泊290多個,其中5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12個。
氣候條件
屬于溫帶向亞熱帶的過度性氣候,氣候溫和,雨量適中,四季氣候分明,以淮河、蘇北灌溉總渠一線為界,以北屬暖溫帶濕潤、半濕潤季風(fēng)氣候,以南屬亞熱帶濕潤季風(fēng)氣候。
江蘇各地平均氣溫介于13~16℃,江南15~16℃,江淮流域14~15℃,淮北及沿海13~14℃,由東北向西南逐漸增高。最冷月為1月份,平均氣溫-1.0~3.3℃,其等溫線與緯度平行,由南向北遞減,7月份為最熱月,沿海部分地區(qū)和里下河腹地最熱月在8月份,平均氣溫26~28.8℃,其等溫線與海岸線平行,溫度由沿海向內(nèi)陸增加。江蘇省春季升溫西部快于東部,東西相差4~7天;秋季降溫南部慢于北部,南北相差3~6天。
截至2015年10月底,江蘇實現(xiàn)縣縣通高速,高速公路通車里程4600公里,密度中國居首。首輪規(guī)劃的“四縱四橫四聯(lián)”高速公路網(wǎng)主骨架全面建成,包括京滬高速公路、沈海高速公路、滬寧高速公路、蘇嘉杭高速公路、連徐高速公路、鹽靖高速公路、寧宿徐高速公路、寧杭高速公路、沿江高速公路、徐濟高速公路、寧連高速公路等。到2015年,江蘇省將建成“五縱九橫五聯(lián)”19條主骨架高速公路和11條過江通道,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將達到5200公里。
鐵路
江蘇鐵路交通發(fā)達,現(xiàn)已覆蓋全省,京滬鐵路、隴海鐵路兩條鐵路干線經(jīng)過境內(nèi),京滬鐵路主要呈東西向穿越江蘇的南部,隴海鐵路也呈東西向經(jīng)過江蘇的最北部,徐州則為兩大干線交匯的樞紐。京滬鐵路南京至上海段為中國最繁忙的鐵路之一,高峰時段平均每5分鐘就有列車通過。除此之外,還有新長鐵路、寧蕪鐵路、寧啟鐵路、寧西鐵路、寧杭城際和寧安城際客運專線。
截至2013年,江蘇全省2718公里鐵路總里程中,高鐵里程達1228公里。江蘇省新一輪鐵路建設(shè)12個項目中有11個列入國家計劃,10個主體位于蘇北,分別是滬通鐵路、連淮揚鎮(zhèn)鐵路、徐宿淮鹽鐵路、新長鐵路鹽城至海安段改造、寧啟鐵路二期、青連鐵路、符夾鐵路改造工程7個新開工項目,寧啟鐵路復(fù)線電氣化改造工程、鄭徐高鐵、連鹽鐵路3個在建項目。此外,待開工的鐵路有:滬泰寧鐵路(2020年)、徐淮宿城際鐵路、寧連鐵路(待建)、徐連客運專線等。
航運
江蘇省東瀕黃海,長江和京杭大運河呈十字形貫穿江蘇省,太湖平原和里下河平原水網(wǎng)密布,水運歷來在江蘇省的交通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,江蘇省絕大部分城市歷史上均是依托水運優(yōu)勢得以發(fā)展繁榮。
江蘇是港口大省,國家交通運輸部公布的中國53個主要港口名錄中,江蘇有7個;在沿海25個主要港口中,江蘇有5個。南京港是中國沿海主要港口,是國家重要的主樞紐港和對外開放一類口岸。連云港港是國家25個沿海主要港口、12個區(qū)域性中心港口之一。徐州港是國家28個內(nèi)河主要港口之一。蘇州港吞吐量居中國內(nèi)河港口之首。2013年,連云港港集裝箱吞吐量在中國沿海和內(nèi)河港口中位列第九名,蘇州港位居第十。